記得以前爬山(好啦~我承認一直以來到現在都還是這樣啦),最常哀號的就是~我不要走階梯啦 或者是 哇!又是我最愛的泥土路
自從知道台灣有這樣一群可愛的朋友,為了保持我們山林原始樣貌 為了讓大家有更好行走的步道,而付出勞力及汗水
也讓更多像米果這樣膝蓋不太好的人更願意深入郊山,親近自然,所以開始關注這些協會的消息
而2012年2月11日恰巧辦了場大崙尾山手作步道實境秀的活動
愛考愛ㄉㄟˋ囉的米果當然二話不說的報名參加囉~
這一天,我們從中央路的雙溪站集合(若要搭乘大眾運輸,則可從大直搭棕13或士林捷運搭255)
當天的天氣山上飄著細微的雨,索性影響不大
解說人員開始解說及分享著當初參與手作步道的甘苦
接著我們從入口進去
這個入口一看就是台灣郊山很主流的步道工法-直線階梯
(這也是米果每次爬山看到時最愛碎念跟累到不停休息的噩夢來源)
而爬了一小段堅硬的路段後,終於來到今天要參觀的路線"米粉道"
(千萬不要問米果為何叫米粉道...因為我也不知道)
這是被詳實記錄下來沿途的植物種類
而這裡張貼著一些施工前後的比較照片以及相關資訊
或許大家會覺得其實差異不大
但這些施工過的步道,其實都保有以人為本的觀念去處理
怎樣鋪設較安全,怎樣施作可以更堅固等等
接著~開始走進這原始的步道囉
這根是導流木
它的作用是讓水順著木頭流向側邊,使我們的步道不會積水
這段路,除了保有原有的樹根(我發現樹根真的是最好自然階梯)
還有志工們用木頭做成的自然階梯,讓人很自然的踩踏在土地上
兩旁很自然的原相,也因為手作強調盡量不破護原始樣貌而很原汁原味的保留下來
這張應該很明顯看得出是人為的吧??
再將鏡頭拉近些~看得出這些細微了唷
每一階梯都還有用木樁固定,這樣才可確保階梯的穩定
不過手作的步道很重要的就是排水,因此路面的土石比例如果沒有計算好就可能水會容易積在這裡
這又是用來導水的,讓水很自然的排出 路面才不會濕滑
別以為這是很自然的就排在這的唷
這也是志工們經過排列 重整過的唷
經過設計的石階
有沒有注意到這石階是有幅度的,而不是單純把石頭排成一線就好的
再給各位看更清楚這石階的工法
另外有沒有看到有些石頭的顏色差異很大啊??
聽說這裡的石頭,很多都是從下頭溪谷中一個一個搬上來的唷
了不起吧
接下來看到的是人工木橋~
當米果仔細看時才發現也是有學問的唷
聽說這裡原本就有以前的山友搭起木橋 可是經過時間久了也損壞了
這木條跟我們人走的是呈現垂直狀態,所以有止滑的功能唷
(米果OS:沒想到這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地方都有她要注意的細膩之處啊)
這張圖片就是這木橋的施作經過
你想想要找到或處理這些木條 且這要的平均一致,也真不容易吧~
其實大家可以上網收尋到台灣陸續出現不少手作步道
而每一個步道其實都保留著當地的特色
因為運用到的材料多數是就地取材
所以有的用竹階 有的是木階 或者石階 等等
這一段路很短
很值得各位親自去體驗
走過後,大家就會知道為何米果這樣喜歡走像這樣的原始步道了
如果可以選擇~下面照片 你要走左邊還是右邊呢??
如果光看照片你仍做不出選擇,那就親自走一趟囉~